免费看书网

第55章 缓脉与迟脉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免费看书网】地址:www.universalia.net

顾青想了想道:“脉象除了浮脉,一息四至,来去缓怠或脉形弛纵,缺乏足够的紧张度;应当兼缓脉。

综合起来,属于浮缓脉,刚好符合您刚才解释的桂枝汤证。

所以,我认为,此病人可用桂枝汤。”

陈雅雯道:“有资料说,缓脉多为平人之脉,其象从容和缓,浮沉适中。”

刘美亚道:“也有资料说,若脉缓而无力,多主湿病及脾胃气虚,脉率稍慢于平脉而快于迟脉,主病湿证,脾胃虚弱;病久获治后,则为正气来复。但亦应参照所兼之脉,方可判定。

《诊家枢要》说:缓,不紧也,往来舒缓。

缓为胃气,不主于病......

《脉诀启悟注释》《脉诀汇辨》《医宗必读》皆云:浮缓风湿。

《脉学阐微》云:浮缓中风、风湿

《景岳全书》云:浮缓为湿滞.......”

李憬问:“迟脉与缓脉,有何不同?”

“《脉经》云:呼吸三至,来去极迟,是为迟脉。

脉来缓慢,一息少于4至,脉律整齐,主病寒证。

迟脉属阴,象为不及;往来迟慢,三至一息(成人每分钟在60次以下者)。

迟脉主脏,其病为寒。寸迟上寒,心痛停凝;关迟中寒,症结挛筋;尺迟火衰,溲便不禁,或病腰足,疝痛牵阴。

有力积冷,无力虚寒。浮迟表冷,沉迟里寒;迟涩血少,迟缓湿寒;迟滑胀满,迟微难安。

寒证:迟而有力为寒实证,如冷痛、寒湿、症瘕等证。迟而无力为虚寒证,多为阳气不足,如心阳、脾阳虚弱之证。

邪热内结:如伤寒阳明,燥热内结证,但其脉必迟而有力。”

.......

众人讨论后,给病人开出小剂量桂枝汤:桂枝去皮9g、芍药9g炙甘草6g、生姜9(切)g、大枣两个半(擘)。

李憬审核、签名,让病人去交钱抓药。

“大家底子不错,又愿意分享交流,可以按照刚才的模式,早晚拿出固定的时间,相互学习、一起交流、共同进步。”

李憬很高兴,他只是稍加引导,三人就自发的讨论得热火朝天,将脉象与病理、药法相结合。

他不得不佩服,这三人的功底深厚、悟性也不错,都是好苗子。

可惜,《伤寒论》倒背如流,却不会用中医中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末世循环 穹顶天魂的新书 盗笔,盗墓挖出活神仙 夫人一身反骨,霸总乖乖臣服 我没名字吗?只知道喊我战略级! 彼岸之风起花落 开局请我当男主,我真是片警啊